威凱供應鏈(深圳)有限公司

第三國轉口貿易,規避進口國高關稅

第三國轉口是國際貿易當中針對進口國的高關稅與配額限制,進行規避反傾銷與配額限制的一種比較好的途徑。


轉口貿易又稱中轉貿易(intermediary trade)或再輸出貿易(Re-Export Trade),是指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貨物的買賣,不是在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直接進行,而是通過第三國轉手進行的貿易。這種貿易對中轉國來說就是轉口貿易。交易的貨物可以由出口國運往第三國,在第三國不經過加工(改換包裝、分類、挑選、整理等不作為加工論)再銷往消費國;也可以不通過第三國而直接由生產國運往消費國,但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并不發生交易關系,而是由中轉國分別同生產國和消費國發生交易。




   但是,對于初做轉口業務的貿易企業或個人,對于如和規避風險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擔心,威凱供應鏈轉口下面對主要產生風險的地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風險,愿做個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的方案。



兩種不同類型的出口限制


    長期從事外貿出口的朋友大都知道,在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以前,外貿出口是由國家、地方的外貿專業公司壟斷,而且許多出口商品要有出口許可證才能報關出口,那個時候的中國出口受限產品非常多,舉不勝舉,這也是早期出口受限的主要原因。隨著市場的開放,尤其是中國加入W T O之后,進出口經營權放開,大量的生產企業享有了自營出口權,大量的出口產品取消了出口許可證管理。但紡織品、服裝向歐美出口時仍有配額限制,這是典型的中國出口受限產品,他受到出口額度的限制。


    另外一種情況是: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出口產品出口到國外,對進口國的相關生產行業形成沖擊,因此,不斷有中國出口產品在國外遭到反傾銷,這些遭到國外反傾銷的產品在進口國的進口商申報進口時,要征收反傾銷稅,他受到的是進口關稅額外稅賦提高的阻攔。

配額問題和國外反傾銷問題成為中國出口貿易的兩大攔路虎。他們的一個共同特征是:國外進口商在進口此類中國產品時,進口成本包含配額費或者進口環節的反傾銷稅額。


    相對于中國出口商而言,中國出口商在出口此類產品時,受到了出口數量的額度限制,增加了配額成本或者是由于進口稅率的提高,削弱了此類中國產品在國外市場與其他國家同類產品的價格競爭力。


幾種出口方式的成本核算


中國出口受限產品在常態下的物流方式與成本分析如下:

    在存在配額或反傾銷稅的情況下,中國商品以直航方式直接出口到進口國目的港,國外進口商以中國出口商提供的中國原產地證書及一些相應的出口文件清關。


    如果是配額產品,以一個40’柜裝3000打棉質褲為例,去歐洲的這類配額(E E C6)價格在很長一段時期是3.00美元/打,輸美配額(U S A347/348)更高達14.00美元/打。僅僅是配額費,這一個40’貨柜的輸歐配額費已經達到9000.00美元,輸美配額費則達到42000.00美元,海運費還未計在內。


    如果是反傾銷產品,以一個20’柜,貨值為30000.00美元的出口歐盟的塑料袋為例,歐盟對中國塑料袋的反傾銷稅率為28.8%,進口環節,歐盟進口商需支付的反傾銷稅為30000.00×28.8%=8640.00美元,直航海運費尚未計算在內。


    如果是一個20’柜的不銹鋼螺絲(緊固件產品),貨值為100000.00美元,歐盟的反傾銷稅率為 1 1 . 4 %(最低),進口商需支付的反傾銷額更高達11400.00美元。


    假如把中國出口受限產品經第三國轉口的方式出口,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在出口受限產品時,貨物仍然在中國口岸發運,但不以直航方式直達目的港,而是選擇一個國際中轉港口,將直航變為:頭程由中國口岸發送貨柜到中轉港,在中轉港完成換柜重新發運,二程由中轉港到最終目的港。在換柜的同時,完成第三國出口文件,用第三國原產地證書及相關配套出口文件作為國外進口商的清關文件。在這種物流方式下,海運成本會比直航方式高,但由此規避的高昂配額費或反傾銷稅則是完全可以抵消轉運成本的。



做第三國轉口的全程費用項目為:頭程海運費、中轉港換柜轉口費、二程海運費以及文件費。


    我們假設直航海運費等于二程海運費,則只需要將頭程海運費、中轉港換柜轉口費和文件費的總和,與配額費或反傾銷稅作一個比較,就可以知道可節省的費用額。



下面就以幾個實際操作的案例說明比較:


    在操作一個40’柜3000打棉質長褲出口歐洲時,當時輸歐配額E E C6價格為3.00美元/打,僅配額費即為9000.00美元。而以轉口方式操作,客戶支付的頭程海運費、換柜轉口費以及文件費之和僅為2900.00美元,一個貨柜節省費用約6100.00美元。


    操作一個40’柜3000打牛仔褲出口美國時,當時輸美配額價格為14.00美元/打,僅配額費即為42000.00美元。而以轉口方式操作,客戶支付頭程海運費、換柜轉運費和文件費,再加二程海運費,全程費用不超過10000.00美元。


    比如,一個20’柜塑料袋和一個2 0’柜螺絲釘的反傾銷稅分別達到8640.00美元和11400.00美元,但在支付了頭程海運費、換柜費以及文件費等共計2400.00美元之后,規避了反傾銷稅,分別節省費用達到6240.00美元和9000.00美元。



適合第三國轉口的產品

通過上述成本分析可以看出:


    1.配額價格高的產品,用第三國中轉方式,配套第三國原產地證及相關出口文件,可節省的費用比較可觀。


    2.貨值較高的反傾銷產品,盡管國外的反傾銷稅率不是太高,但由于稅基比較大,也適合用第三國轉口方式。如上述例子中,盡管不銹鋼緊固件的反傾銷稅率不算高(11.4%),但一個20’柜的貨值已達10萬美元,反傾銷稅已超過1萬美元,用轉口方式出口,清關成本優勢很大。


    3 .貨值不高,但反傾銷稅率相當高的產品。例如:一個20’柜的鑄鐵井蓋,貨值僅3萬美元左右,但是歐盟對中國的該類產品的反傾銷稅率高達47.8%。再比如節能燈,反傾銷稅率更是達到66%左右,在這種高關稅壁壘情況下,進口商根本無法正常進口,選擇中轉方式出口比較好。



第三國中轉的必備文件


    第三國中轉,在物流程序上,將一個原本的直航方式分解為頭程海運、中轉港換柜和二程海運。這種物流方式的操作看似非常復雜,其實經過國際貨代公司與中轉港的貨運代理從中操作,非常容易實施。但是在文件方面,必須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必備的最重要轉口文件是第三國原產地證書,而且是第三國生產商申請的C/O或F o r m A,比第三國貿易商申請的文件更可靠。


    其次,文件出具國如果與中轉港不屬一個國家或地區,則必須提供支線航班的提單,從物流流向方面完備文件。另外,第三國生產商申請的出口證明等相關文件要配套,第三國出口商的出口發票、裝箱單應與轉口貨物明細必須一致。如果是轉口到一些特殊國家(如中南美洲、土耳其等國)的出口文件,還需要有大使館加簽原產地證書及相關文件。



第三國轉口要注意的問題


    第三國轉口方式必須是在出口商與進口商充分溝通達成一致意見才可適用,絕對不可能存在其中一方隱瞞另一方而獨自使用第三國轉口方式的情況。


    對于出口商而言,必須在產品的包裝方面著手準備轉口貨物,因此,產品的外包裝只能采用中性包裝或注明第三國產地。因為進口商在進口時申報的產品輸出國為出具文件的第三國。


    對于進口商而言,他必須明知申報進口時清關文件是來自于轉口國或相鄰國家和地區,但實際貨品出產地是中國,如果以信用證方式結算,在信用證須注明第三方文件可接受的文字表述。


    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既有進口商主動要求出口商提供第三國原產地證供其清關的情況,也有進口商向出口商推薦利用第三國文件清關的情況,或進、出口雙方均被配額或反傾銷稅兩大攔路虎阻礙了貿易進程,而不得不求助于第三國原產地的情況。


    當然,這種轉口物流方式并不是一種主流的物流方式,只有出口受限產品中的一部分選擇這種出口方式,在如何應對國外的反規避調查方面,出口商或進口商選擇一個合適的中轉國或中轉地區,選擇第三國生產商申報的出口文件,同時,考核第三國出口文件的真實性和完備性,都是有效規避風險的必要做法。


    比較適合做轉口的國家和地區有馬來西亞、泰國、印度、臺灣、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等。除了這幾個國家或地區的原產地證,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的第三國原產地證書都經常使用來做轉口文件。應該選擇合適的轉口港,配套相應國家和地區的原產地證書,從物流流程到出口文件的配套進行整合完善。


1.第三國轉口貿易運輸的物流操作


貨物丟失的問題    轉口的物流與本地的出口物流沒有太多的區別,只是,頭層,訂艙到中轉國,再由中轉國的保稅倉,重新裝貨,重新發運,我們在發運前,把數量與始發港的數據對照,無誤,我們在發運出去。規避這類風險只要找個合適的物流商就好了。如果還擔心貨物丟失,我們就買整程的貨物運輸保險,做門到門的保險條款,就可以把這個問題徹底規避。

2.貨權的控制問題     很多做轉口的貿易商都很擔心這個物權的問題,其實,轉口貿易就是大物流,不過多了一個在第三地中轉的問題,跟普通貨物的訂艙出口沒有多大的問題,具體點就是跟貨運公司訂艙,然后,交貨拿提單。做轉口貿易重要的是找個可靠的物流商,由他安排整層的運輸服務,不過,最后,物流商提交的是二層從中轉港發的提單而已。所以,為了規避風險,盡量找資深的轉口商由他安排頭,二層的運輸服務,并安排相應的全套單證,這樣,就可以避免貨物丟失,貨權喪失,還有單證交接不清,以及,二層訂艙延誤等等問題。如果,頭段由轉口貿易商自己安排,二層由轉口提供商安排,文件又由另外一個人提供,就容易產生上述問題,萬一丟貨,就要在海外索賠,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跟轉口服務商提供的國內物流訂艙,然后,由他指定的物流商提交二層提單給你,你只要在托運單上注明訂艙條件,出示二層提單。說穿了對指定物流商而言,這只是一個海運多式聯運的問題。一旦,有問題,國內的物流商對你的貨權負責。萬一丟失,那你就可以在國內索賠,不存在跨國索賠的問題,所以,你盡管放心,安安心心在家喝茶,乖乖等著人家把單子給送回。一站式服務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3、轉口貿易的政策的風險!

問題:進口國不認可第三地的產地證,進口國海關提出質疑,不能在進口過順利通關。1)文件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要保證在第三地轉口的時候,所有的文件都來源于真實的廠家,在當地有合法的機構,確定這些機構有相應的生產轉口產品的條件,不要買到便宜的假的單證。在判斷這些公司是否有這些資質的前提你是要尋找資深的轉口貿易專家,他會安排合適的工廠提供相應的單證,這個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如果有時間你也可以到中轉國實地考察。

2)行業的專業度

    對于安排第三地轉口的服務商,不能僅僅是做個文件,安排下單證,他還必須充分了解這個行業的特點,如成衣轉口,相應的轉口提供商,應該了解成衣的整個的生產的過程,具備成衣生產的專業知識,還有,成衣的分類,材料來源,以及,工廠的最大生產能力,這樣,才能針對進口國的限制安排合適的工廠,提供正確的單據。還有,緊固件的轉口也是一個道理,你想想一個連緊固件是什么東西,有什么類別,這些東西,怎么生產出來的人都不了解,怎么可能選擇好工廠,安排好轉口,所以,轉口商不僅僅是簡單的物流商+文件提供方。還要是一個行業的專家,這樣才能提供專業的服務,讓客人放心。做到風險的規避。

3)轉口國當地的良好的關系

    一般尋找本地的轉口商,因為本地的轉口商熟悉當地對保稅區的操作,碼頭的條件,物流中轉商,還有,主要的船公司都要有良好的關系,這樣,才能保證操作順當,避免,在艙位緊張的情況下,定不到艙位,延誤船期,造成不必要的麻煩。4)良好的海關調查應答能力    歐美清關,強調的是單據準確,如果轉口的單據提供的合乎規范,即使,有所懷疑,也不可能扣貨扣單,因為海關沒有明確證據證明這些貨物是從第三地中轉過來,那也只能給你無條件放行。一旦,有所質疑,也只能是先放貨,回頭再調查。所以,能否經得住進口國的海關的發函調查,這就是規避風險的關鍵,所以,做轉口,最重要的還是貨物清關后的后續服務。如果,你找的是物流中間商做轉口,這個方面你就會有很大的麻煩,在海關調查的時候,不能及時應答,導致,海關,秋后算帳,給進口方的客人造成重大損失。前面講過,如果轉口提供商具備前面的條件,這些,就不是很大的問題,我們可以做專業的配合調查。把風險降到最低。    資深的人員,在調查發到當地的發證機構,這些機構,就會處理完畢,都不用后續調查到實際的轉口的工廠。

4、貿易的結算!    經第三地中轉后,客人擔心與單據進口國匯路不符合。因為,錢最后還是要打到最后的實際的發貨方。

解決方案:

       1.
在香港注冊公司,開離岸帳戶,把錢匯到香港,如果是做L/C,就把證開到香港公司,注明第三地單據可以接受。結匯完,再設法付到國內。

       2.
在中轉國設立公司,操作與前面類似,但是,你在馬來西亞注冊的話,一定要找個當地的可靠朋友做股東,而且親自到馬來西亞簽名才能申請到執照。

       3.
如果你前述的兩個條件都不具備,也可以由轉口提供商負責結匯,讓進口國開立全額可轉讓信用證到指定公司,并在收到信用證后,再開信用證到你指定的國內公司。    總之,做轉口還是要找一個在當地有公司,國內有公司的良好的專業的轉口提供商,這樣,就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提供全程的物流運輸服務,與完整的單據,還有,外匯結算方法,避免找多個公司協調配合,萬一,中間出了問題相互扯皮,推諉責任。在這方面我司威凱供應鏈從事這方面十多年,具有專業經營,有多個客戶在合作,有問題歡迎前來咨詢或考察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網絡,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分享到:
首頁                         威凱公司業務                           信用證資訊                            關于威凱供應鏈                         聯系威凱供應鏈
客服熱線 :
0755-86036768
總部地址/Add:深圳市福田區濱河大道聯合廣場A座27樓2708 電話/Tel:0755-86036768 郵箱/Mail:info@wecanlogistics.com
微信:
18038184757